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一、笃行不怠,开拓办学国际化征程

二、深耕不辍,合作院校遍布五大洲

三、合璧中西,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

四、初心如磐,锻造优秀国际化师资

五、硕果盈枝,办学质量誉满海内外

六、讲好故事,拓展知华友华朋友圈

珠江之畔,韶光荏苒;金融学府,再启华章。从2009年学校携手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的首个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班,到如今五大洲名校林立、两千余名中外学子同堂砥砺,从“走出去”的中外双学位项目、国际单学位项目和国际硕士单学位项目,到“引进来”的来华留学生项目,广东金融学院以笃行不怠之志、深耕不辍之姿,在中西合璧的沃土上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时代英才。

翻看学校在国际教育征程上的生动缩影,您将看见知识无国界的生动注脚,听见湾区金融脉搏与世界同频的强劲律动,感受“知华、友华、爱华”的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学校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促发展,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贯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十余年来,我们与全球多所顶尖高校携手,推动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走向世界舞台,进入名校深造,任职于国际一流机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融通中西,智惠天下”的办学理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继续拓展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广金智慧与力量。

一、笃行不怠,开拓办学国际化征程


 

我们的国际化办学历程

2009年,学校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合作,开办了第一届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班。这一举措开启了学校国际化教育的开端,标志着其从传统的国内办学模式,向主动对接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才的新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1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全面负责全校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统招)、国际本科单学位项目(非统招)以及来华留学生项目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初步构建起多类型、多层次的国际教育体系,标志着学校向主动对接国际高等教育资源、系统推进国际化办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才的新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3年,学校承接中英政府间金融合作项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建“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该研究院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聚焦高端金融人才培养、智库建设、行业咨询与新业态创新孵化,致力于打造“教育、人才、科技”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创新型平台。

2015年,学校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路径,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及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引进“SQA AD 3+1”国际本科项目(非统招),将国际化教育覆盖面从统招学生延伸至更广泛的非统招生源。

2020年,学校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办“2+2”国际本科项目(非统招),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结构,增强了跨文化教育能力,持续推动国际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国际教育学院充分依托学校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和优良的办学条件,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通过引进国外合作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先进课程体系及经典原版教材,学院构建了以“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士大学、西澳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拉夫堡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本科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关系。

在专业教育领域,学校已成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协会“大学联盟项目”合作高校,同时也是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协会认证的“黄金级”合作教学机构,实现了学历教育与高端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

目前,学院各类国际教育项目在校生规模达2279人,其中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统招)项目学生1723人,国际本科单学位(非统招)项目学生362人,来华留学生194人。经过十余年的深耕与实践,国际教育学院已逐步构建起机制健全、层次多元、专业衔接紧密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形成了学习学历国际化、教学科研国际化、就业升学国际化等鲜明而成熟的国际化办学特色。


 

 


 


二、深耕不辍,合作院校遍布五大洲

学校高度重视并持续引领国际教育学院的发展,通过不断拓展合作项目、提升海外合作院校层次、深化交流内涵,推动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显著提升。目前,学院的海外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多个教育强国,合作网络更趋多元与优化,办学成果赢得了海内外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海外合作院校分布图


 

部分海外合作院校

海外合作院校简介(部分)



三、合璧中西,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

学院与海外合作院校共同设立了多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覆盖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科技、数字媒体艺术等前沿与交叉学科领域。项目普遍采用“2+2”、“3+X”等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模式,不仅为学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更通过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有力拓宽了师生的全球视野,全面增强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实力与影响力。

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开设专业与培养模式

招生专业

报考类别

培养模式

授予学位

外合作大学

金融学(“2+2”国际班)

会计学(“2+2”国际班)

普通类

(物理历史)

2+2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学士学位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新西兰梅西大学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

美国马凯特大学

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

金融学(“2+2”中澳班)

会计学(“2+2”中澳班)

普通类

(物理历史)

2+2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学士学位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金融学(“3+X”国际班)

会计学(“3+X”国际班)

普通类

(物理历史)

3+1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学士学位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

3+1+1.5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3+0.5+1.5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2”中澳班)

普通类

(物理)

2+2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学士学位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金融科技(“2+2”国际班)

普通类

(物理)

2+2

广金学士学位

国外学士学位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


 

“双校园三证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本科单学位项目开设专业与培养模式

项目

招生专业

授予

学位

外合作大学

SQA AD“3+1”项目

国际理财

国际贸易与商务

商务会计

海外本科

学士学位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萨里大学、亚伯大学、林肯大学、班戈大学、利兹贝克特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埃塞克斯大学、肯特大学、考文垂大学、创意艺术大学、基尔大学、桑德兰大学、罗伯特高登大学、胡弗汉顿大学、斯泰福厦大学、德比大学、罗汉普顿大学、BPP 大学(伦敦) 、赫尔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格林威治大学、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南威尔士大学、切斯特大学、伍斯特大学、赫特福德大学、西英格兰大学、提赛德大学、北安普顿大学、布拉德福德大学、朴次茅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英国格鲁斯特大学、英国索伦特大学、英国布莱顿大学、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普利茅斯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奇切斯特大学、伯恩茅斯艺术大学

美国:劳洛施大学、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海湾州立大学

澳洲: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

新加坡、加拿大等其余国家对接院校: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加拿大加西大学、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新西兰东部理工大学、匈牙利多瑙新城大学

“2+2”出国留学项目

国际金融(CFA方向)

国际会计(ACCA方向)

商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

海外本科

学士学位

英国:萨里大学、肯特大学、密德萨斯大学、南威尔士大学、格林威治大学、德蒙福特大学、北安普顿大学、提赛德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普利茅斯大学、罗汉普顿大学、桑德兰大学、西英格兰大学

澳洲:蒙纳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

新加坡、加拿大等其余国家: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加拿大加西大学

国际硕士单学位项目开设专业与培养模式

项目

招生专业

授予学位

外合作大学

国际硕士预科项目

金融学

会计学

创业与创新管理

管理学

等商科专业

海外研究生

硕士学位

英国:拉夫堡大学、肯特大学

新西兰:梅西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

瑞士:瑞士酒店管理大学、蒙特勒酒店工商管理大学

、恺撒里兹大学、瑞士美食艺术管理大学

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

西澳大学国际硕士项目

商学(金融学方向)

海外研究生

硕士学位

英国:肯特大学、密德萨斯大学、南威尔士大学、格林威治大学、德蒙福特大学、北安普顿大学、提赛德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普利茅斯大学、罗汉普顿大学、桑德兰大学、西英格兰大学

澳洲:蒙纳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纽卡斯尔大学

新加坡: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Coyle博士为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做学术讲座


 

澳洲蒙纳士大学寒宣活动在我校启动仪式


 

广东金融学院中澳班赴西澳大学学习交接仪式


 

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大学Xavier教授课堂上指导学生


 

英国赫尔大学商学院副院长Alison为学生做学术报告

四、初心如磐,锻造优秀国际化师资

一、优秀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国际教育学院已组建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凝聚力且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学院下设雅思教研室、国际化数理课程教研室和国际化商科教研室,三者均为“省级教学团队”,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

师资团队中,9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拥有境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经历,80%为中青年海归博士,构成了高度国际化的教学核心力量。学院拥有包括3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优秀人才,并拥有正高职称教师5人、副高职称教师2人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全球师资网络,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组成跨文化客座教授团队,进一步丰富教学视野与科研资源。科研方面,近六年来已有6位教师成功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展现出强劲的学术发展潜力。

 

朝气蓬勃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l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² 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主要由学院国际化数理课程教研室(省级教学团队)和国际化商科教研室(省级教学团队)承担,同时优选出我校金融与投资学院、会计学院、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等二级学院具备全英/双语教学资质的教师参与教学。

² 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具有优秀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团队成员90%以上拥有境外留学(进修)或工作经历,80%为中青年海归博士;拥有“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人;近年来5人获得5项国家自科及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l 留学英语教学团队

² 语言课程的授课任务主要由学院雅思英语教研室(省级教学团队)承担,同时优选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等二级学院优秀英语授课师资参与教学。

² 学院语言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教龄超过15年的优秀教师组成,历经多年沉淀,团队成果日渐丰硕。留学英语教学团队聚焦学生出国留学需求,致力于推动高校留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特色化的教学改革。团队按照留学英语教学“语言测试与语言素养相融合”的定位,打通应试培训和能力培养的屏障,设计出“一点两层三段四块”的立体教学体系,通过“语言基础+强化培训+学术英语”三段式课程设置,实现留学英语“提分+赋能”的双层次教学目标。


 

海外客座教授


 

国内外聘教授

五、硕果盈枝,办学质量誉满海内外

国际教育学院始终秉持“国际化办学成果以质量见证”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围绕“全面提升就业与深造质量”的核心目标,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国际化办学特色深度融合。学院通过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双轨并进的路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各类学生提供个性化、全程化的生涯指导服务,系统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发展。

自开展国际化办学以来,学院已成功培养13届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毕业生。历届中外双学位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超过80%成功进入世界百强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尤为突出的是,已有12名中外双学位毕业生以本科身份获得乔治亚理工学院(全球排名第36位)、蒙纳士大学(全球第37位)、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全球第67位)等世界名校博士全额奖学金录取,累计奖学金总额约1800万元人民币。学生们以卓越的学术表现和突出的跨文化竞争力,为学校、家庭和个人赢得了广泛赞誉,充分彰显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

 


 


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毕业生世界百强院校研究生录取情况

录取院校

国家/地区

世界排名

录取人次

录取院校

国家/地区

世界排名

录取人次

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

2

3

伦敦国王学院

英国

36

8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

7

12

蒙纳士大学

澳大利亚

37

22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8

2

乔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

40

7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9

5

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

40

16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11

4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美国

46

3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12

1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47

3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13

16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

50

8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13

5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50

2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4

2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

54

18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17

6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57

9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18

76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61

32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

19

43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62

8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

21

4

华威大学

英国

69

16

爱丁堡大学

英国

27

8

西澳大学

澳大利亚

77

8

澳洲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30

42

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

80

15

纽约大学

美国

32

3

伯明翰大学

英国

80

15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34

18

利兹大学

英国

82

45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36

5

杜伦大学

英国

89

12

国际教育学院近6届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申研毕业生中,64.8%的毕业生能进入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50强名校读研深造;25.7%的毕业生能进入布里斯托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香港理工大学等世界51-100强名校读研深造;就业遍布欧洲开发银行、美国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世界行业领军机构。

 

 


 

中外双学位项目优秀硕士录取优秀毕业生

 


中外双学位项目博士直录优秀毕业生

此外,学院已成功培养八届国际本科项目单学位项目(非统招)毕业生,总计约七百余人。历届国际本科项目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超过70%学生凭借卓越实力,成功跻身世界百强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尤为瞩目的是,已有近百名精英学子获得墨尔本大学(全球第19位)、新南威尔士大学(全球第20位)、悉尼大学(全球第25位)、爱丁堡大学(全球第34位)、蒙纳士大学(全球第36位)、昆士兰大学(全球第42位)、布里斯托大学(全球第51位)等世界顶尖名校的硕士录取。

这些优秀的学生们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绩和突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不仅在个人发展道路上获得了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他们优异的表现生动诠释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该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球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强大实力。通过系统化的国际视野培养和多元文化熏陶,学生们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成长既体现了学院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也彰显了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卓越水准。

国际单学位(非统招)毕业生世界两百强高校硕士录取情况

录取院校

国家

全球排名

录取院校

国家

全球排名

墨尔本大学

澳洲

14

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

81

悉尼大学

澳洲

19

伯明翰大学

英国

84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洲

19

阿德莱德大学

澳洲

89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26

诺丁汉大学

澳洲

100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32

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

104

蒙纳士大学

澳洲

36

纽卡斯尔大学

英国

110

昆士兰大学

澳洲

43

兰卡斯特大学

英国

122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

55

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

英国

145

华威大学

英国

67

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

153

西澳大学

澳洲

72

卡迪夫大学

英国

154

利兹大学

英国

75

约克大学

英国

167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76

雷丁大学

英国

169

杜伦大学

英国

78

利物浦大学

英国

176

国际单学位(非统招)项目硕士录取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 Outstanding Graduates

 


王雪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2020年毕业于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学(2+2国际班)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大三赴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学习两年并以最优等成绩毕业。本科毕业后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同时也获得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等顶级名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并最终选择赴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本科在读期间,曾获广东金融学院“国家奖学金”“优秀三号学生”等荣誉,曾获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杰出国际留学生奖学金”“荣誉毕业生”,以及阿拉巴马州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金融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在博士在读期间,她先后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学者奖”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多样性、公平与包容’(DEI)小型资助计划(研究生研究奖)”等奖励,曾担任经济学院研究生学生会(GSO)主席。博士期间,王雪诗同学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健康经济学、公共政策经济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领域,曾参与由美国尤妮斯·肯尼迪·施赖弗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在国际顶级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美国公共卫生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及《JAMA Network Open》(《美国医学会网络开放杂志》)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在美国健康经济学会议(ASHEcon)、西部经济学协会国际会议(WEAI)以及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协会年度会议(APPAM)等全球知名会议上发表演讲,在美国亚马逊公司实习期间担任经济学家,专注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在美国工业界积累了实务经验。

 


罗莉婷:砥砺前行,逐梦英伦

2021年毕业于国际教育学院会计学(2+2国际班)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大三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习两年并以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毕业。本科毕业后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广东金融学院“国家奖学金”、“优秀三好学生”“百佳学习标兵”“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曾任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国际学生大使。 现任职于英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伦敦总部)交易并购部门。工作期间,深度参与多个重要交易项目,为英国、欧洲及中东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及企业客户提供交易咨询服务,涵盖并购、拆分及整合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

 


林芷伊:终身学习,创造价值

2022年毕业于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学(2+2国际班)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大三赴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学习两年并以最优等成绩毕业。本科毕业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算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目前在美国Encova Insurance公司从事精算财险工作,主要负责对储备金评估:负责对储备金(Reserves)进行审查,利用工具如Arius和SAS开展发展因子(Loss Development Factor, LDF)选择和储备评估工作,确保储备金估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损失率研究:进行预期损失率(Expected Loss Ratio, ELR)研究,并为新年度的ELR选择提供合理性验证和历史损失率分析支持,包括使用趋势调整后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损失率水平。

 


伍鑫雨:心至苍穹处,目尽星河远

2023年毕业于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学(2+2国际班)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专业,大三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习两年并以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毕业。本科毕业后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管理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曾荣获广东金融学院“百佳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Best Final Year Student”等荣誉称号。同时,在本科与研究生学习期间成为ACCA正式会员(审计与税法科目全球统考第一名),GARP认证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以及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正式会员,曾先后于安永的审计部与咨询部,以及辉瑞制药公司市场研究分析部进行实习。

六、讲好故事,拓展知华友华朋友圈

学校自2014年起招收来华留学生,现有152人,生源遍布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哥伦比亚、叙利亚、约旦、尼日利亚、喀麦隆、乌干达等国,就读于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专业。

学院通过“向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体验活动,打造特色国情教育工作品牌2019年以来,国际教育学院与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与广州图书馆共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丰富传统文化体验。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成就,学院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与广州图书馆合作推出《红楼梦》共读、“遇见普拉多”文化导赏、南国书香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共读、“讲好中国故事”双语分享会等,帮助师生深入理解当代中国;与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开展龙舟、醒狮、武术、粤剧等校外第二课堂,并组织法律法规讲座、乞巧文化讲座、龙形拳、押花非遗体验等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为留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文化平台,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对华认同与归属感。活动获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百余次报道,社会反响积极。

融通中西,智惠天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国际教育学院将团结和带领全院教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我们将继续推进与海外院校的国际教育合作,继续做好专业及学科“内涵式”发展建设工作。以“就业与升学并重”为导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升学生们就业及升学水准。同时在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进一步开展多样化的国际间文化交流工作,培养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


 

2023年来华留学生龙舟文化体验活动


 

2024年来华留学生龙舟文化体验活动


 

2018年来华留学生龙舟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粤剧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醒狮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喜迎中国年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文化志愿者活动


 

来华留学生禁毒宣传活动


 

来华留学生国际“三下乡”贵州纳雍毕节支教活动


 

来华留学生广府扎染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湾区粤行活动


 

来华留学生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来华留学生传统武术文化体验活动


 

来华留学生中秋走访美丽乡村活动


 

来华留学生参观海珠湾隧道4000吨盾构机挖掘

下一篇: 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大会